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8:05:44  浏览:89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的通知

鄂政发〔2010〕1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湖北省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人民政府批准征地而引发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

  法律、法规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是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裁决机关。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依法由省人民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案件。

  市、州、县(含市、区,下同)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案件进行协调。

  第四条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应当先协调后裁决,并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期间,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第二章协调裁决范围

  第六条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被征地农民是协调裁决的申请人。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州、县人民政府是裁决的被申请人。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协调裁决申请的,代理人不得超过2人,并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申请人超过5人的,应当推选1至5名代表人参加协调裁决;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由协调裁决机关指定。

  第七条有下列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之一的,可以申请协调和裁决:

  (一)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依据的适用;

  (二)被征土地的地类、等级的认定;

  (三)被征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积的认定;

  (四)被征土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

  (五)区片综合地价或统一年产值的适用标准;

  (六)征地补偿费倍数的确认;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属于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事项。

  第八条协调、裁决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不予受理:

  (一)申请人与征地补偿安置无利害关系的;

  (二)超出本办法规定的期限提出协调裁决申请的;

  (三)未经协调直接申请裁决的;

  (四)已经与有关部门签订了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且部分或全部履行后反悔的;

  (五)经协调已经达成一致意见,申请人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裁决的;

  (六)裁决机关已下达准予撤回裁决申请或者裁决决定,申请人又以同样理由申请裁决的;

  (七)申请人就同一争议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

  (八)其他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协调、裁决事项。

  第三章协调

  第九条申请人对本办法第七条所列事项有异议的,可以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州、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第十条申请人提出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协调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有关证据材料;

  (四)协调机关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协调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制作受理通知书,并发送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进行协调,并作出协调意见书。

  第十三条协调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主持人和参加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协调过程;

  (三)争议的主要问题和基本事实;

  (四)经协调达成协议的内容或者未达成协议的主要分歧;

  (五)未达成协议的,申请人申请裁决的权利和期限。

  协调意见书应当由申请人签字,并加盖市、县人民政府印章。

  第四章裁决

  第十四条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经协调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申请人自收到协调意见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申请书直接递交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协调机关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协调或出具协调意见的,申请人在协调期满之日起15日内提出。

  第十五条申请裁决,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裁决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协调意见书;

  (四)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证或其他权属证明;

  (五)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之日起5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制作受理通知书,并发送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裁决申请。补正申请材料所用时间不计入裁决期限。

  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裁决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自收到裁决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答复和相关证据。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的,不影响裁决的进行。

  第十八条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一般实行书面审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进行实地调查。

  第十九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被调查人应按照调查人员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和材料。

  调查人员应当场制作调查笔录,由被调查人、调查人员分别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条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前,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再次协调。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协调5日前,将协调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时,应当充分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见,认真审查双方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组织协调时,可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参加。

  第二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制作协调意见书。协调意见书应由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签字盖章,并加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印章。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裁决并作出中止裁决通知书:

  (一)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裁决的;

  (二)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三)裁决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四)需要对相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进行审查的;

  (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形需要中止的。

  中止裁决的情形消除后,恢复裁决。中止时间不计入裁决期限。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裁决并作出终止裁决决定书:

  (一)在作出裁决前,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行达成协议的;

  (二)经协调,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一致意见的;

  (三)申请人要求撤回裁决申请,经批准同意的;

  (四)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裁决请求的;

  (五)受理裁决申请后,发现该裁决申请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第二十五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如下裁决意见:

  (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的,维持被申请人就裁决申请事项作出的有关决定;

  (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的,撤销或者直接变更被申请人就裁决申请事项作出的有关决定;撤销被申请人就裁决申请事项作出的有关决定的,责令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依法重新作出有关决定。

  第二十六条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60日内提出裁决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裁决意见的,经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自省人民政府批准裁决意见之日起10日内制作裁决书,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七条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裁决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裁决决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履行。

  经责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不予受理决定书、终止裁决决定书和裁决书加盖“湖北省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专用章”;其他法律文书加盖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印章。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因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的认定,以及补偿费用的支付方式等引起的争议,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处理。

  第三十条本办法规定的有关协调裁决期限以工作日计算。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地方矿山企业矿长安全技术资格审查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地方矿山企业矿长安全技术资格审查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提高本省地方矿山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保障矿山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促进本省采矿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境内地方和军队开办的所有矿山企业,其矿(场)长和主管安全、生产、技术工作的副矿(场)长(以下统称矿长),均须具备矿长安全技术资格。
第三条 各级劳动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矿山企业矿长的安全技术资格行使检查监督的职权,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协助。
第四条 达到下列标准并经审查合格的人员,方可获得矿长安全技术资格: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章,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接受矿山安全卫生监察机构的检查监督和主管部门的安全技术指导;
(二)熟悉本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和开采矿床的地质条件,能够看懂生产常用图纸,
(三)熟悉并能运用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知识对企业实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熟练掌握通风、瓦斯、顶板、机电、运输、火工品、爆破、边坡、防灭火、防水和防尘管理技术;
(四)了解本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
(五)了解同类矿山企业各类事故的典型案例,掌握本企业主要灾害和事故的发生规律,并能组织制定、实施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从事矿山工作三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够经常深入现场指挥生产。
第五条 矿长安全技术资格,必须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审查。审查程序分为申报、审查、发证。
第六条 省、地、市、县(市、区)所属和军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办的矿山企业的矿长,由企业主管部门向同级劳动部门申报;乡镇矿山企业的矿长,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市、区)劳动部门申报,同时报县(市、区)主管部门。
第七条 省属矿山企业的矿长,由省劳动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地、市、县(市、区)所属和军队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办的矿山企业的矿长,由地、市劳动部门会同同级企业主管部门审查;乡镇矿山企业的矿长,由县(市、区)劳动部门会同同级企业主管部门审查。
第八条 矿长安全技术资格审查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工作考核。
省劳动部门负责组织编写《河北省地方矿矿长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审查部门应按《培训大纲》和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标准对矿长进行理论培训、考试和实际工作考核。
正规院校采矿专业毕业或受过采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可不再培训,直接参加实际工作考核。
第九条 经审查合格的矿长,由劳动部门发绘《河北省地方矿山企业矿长安全技术资格证》(以下简称《资格证》)。
《资格证》由省劳动部门统一印制。
本办法发布前已取得《资格证》的现任矿长,应按本办法复审。复审合格的,换发《资格证》;不合格的,收回其《资格证》。
第十条 取得《资格证》的矿长,每两年复审一次。复审合格的,劳动部门在其《资格证》中注明“复审合格”,并记入本人安全技术资格档案;不合格的,收回其《资格证》;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复审的,《资格证》失效。
第十一条 矿长在工作中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或因失职造成伤亡事故的,劳动部门有权收回其《资格证》。
第十二条 取得《资格证》的矿长,仅限在同类矿山任职时《资格证》有效。
第十三条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任命、聘任未取得《资格证》或《资格证》失效的人员担任矿长职务。否则,追究任命、聘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及无证任职者的责任。
未持有《资格证》的现任矿长,必须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取得《资格证》。否则,不得继续担任矿长职务。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9年7月30日

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人事局、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评定劳动定额专职干部职称问题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 国家人事局 等


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人事局、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评定劳动定额专职干部职称问题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国家人事局、国务院科技干部局



劳动定额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基础工作。为了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劳动定额专业干部队伍,加强定额管理,以适应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现就评定劳动定额专职干部职称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专职干部,属于技术人员。他们的职称评定问题,除少数经济专业毕业的专职定额人员,可参照国务院国发〔1980〕314号文件《经济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评定业务职称外,原则上按照国务院国发〔1979〕279号文件《工程技术干部技术
职称暂行规定》评定技术职称。国务院各部门可根据这个原则,制定本系统劳动定额专职人员评定职称的实施办法,发给所属企业贯彻执行。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已明确按照经济职称评定的,可以不再变动。
二、不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劳动定额人员,也可按照以上原则评定职称。其中对一九六六年底以前专职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人员,经过考核,确实具备必须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起骨干作用的,评定技术职称时,可以不再进行测验。

一九六七年初以后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必须经过考试方可评定职称。从事劳动定额工作不足三年的,一般暂不评定职称。
三、对于考核不合格和新近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培训工作,帮助其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待条件具备时,再评定职称。
四、评定劳动定额专职干部的职称,是一项政策性强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都要加强领导,认真对待。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和国家人事局、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公布的有关具体说明办理,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并注意总结工作经验。



1982年3月9日